附近品茶QQ联系方式,400元3小时快餐电话号码查询,深圳喝茶大学生vx,全国空降同城微信

首页 > 社科成果
比较视野下的区域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6-11-03

  1、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为一项典型的公共政策,区域政策代表着政府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所积聚的政治智慧和政策驾驭能力,尝试导入多学科的综合性思维,优化传统的评价方法,就成为区域政策评价创新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出台,如何落实规划内容、考察和评鉴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区域政策执行情况,也是回应当前现实的迫切需求。本课题正是希望以这种规范与实证取向并举、比较视野与本土关怀并重的研究,来优化区域发展的测度与评鉴,为实务工作谋划可行的评价方略,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2、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主要内容
  探索将公共政策绩效及其评价的原理运用于区域政策范畴,以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来对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绩效理论做出一种具体的兼及本土观照的经验性阐释,以期将绩效理念有机嵌入区域政策评价设计与运用当中,探索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证分析效果的整合研究。该系列研究包括:
  3篇期刊论文:
  《治理取向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基础、转型及其前瞻》
  载CSSCI核心期刊《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区域治理如何成为可能:以欧盟聚合政策2007-2013及其评价为例》
  载CSSCI核心期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3期;
  《绩效评价指标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初探:以中英公共文化评价为例》
  载CSSCI扩展源期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3份研究工作报告:
  《省域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广东为例》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城乡居民收入指标运用的耦合度分析:以广州为例》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探索性分析:以广州为例》
  (2)重要观点:
  第一、新型城镇化导向的我国区域政策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设定。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区域政策,它不仅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政策,更是兼具政治战略和社会政策的意义,本研究将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区域政策绩效的价值定位初步设定于七个维度: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维护收入分配公正、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协调产业集聚与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确保就业和发展机会公平、保障资源环境惠益均享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公众满意。
  第二、评价技术体系创新。评价评价涵盖评价模型构造、评价指标遴选、体系构建以及指标结果分析运用等。由于区域发展摄涵广泛,关联度高,如何在指标遴选和指标分析上科学反映增量与存量对区域政策绩效的影响,既是一个统计难点问题,但又超越了统计本身。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政策评价中如何合理、简便地遴选运用规范的约束性指标,提升监测性指标的评价功效,创新开发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衍生指标等,这也是本课题所作出的方法创新所在。
  第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评价设计。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空间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式,对构建广东省未来发展新格局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差较大,对政府整体绩效的评价不能采用同一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必须分类评价才具有针对性。
  第四、评价指标遴选以及运用实证分析。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中如何合理、简便地遴选运用规范的约束性指标,提升监测性指标的评价功效,创新开发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衍生指标等,这也是本课题研究重点中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立足通过耦合协调度、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模型实现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量化表达,最后对影响其运用效果的因素展开基于广州个案的实证研究。
  第五、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经典的政策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结果与政策目标的完成度比对,包括应用成本—收益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系统分析、运筹学等方法。具体到我国当前复杂的区域政策群而言,不同政策的层级、效力范围和影响面都各有不同,特别是对于新型城镇化这一关涉面广、整体联动性强的区域政策而言,单一方法或其简单叠加显然并不适用,因此,如何选定一个参差多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调试和优化,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对策建议
  第一、区域政策绩效评价立足于将大量原始数据转化为具有可测量性、可比性和可评核性的指标数值,应充分兼顾现实考量和分析理性,实现评分方法设计以及权重分配等充满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导效应。
  第二、宜采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建构区域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目标层→内涵层→具体指标的路径为依据建立一整套有序分类、具体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归口开发和调试差别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参照专家咨询(德尔菲法)设定具体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此来确保评价所需参考变量的全面有效。
  第三、广州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基本处于高度关联的水平,发展情况较好地达到了包容性的要求;因此,如何长效促进居民收入领域的包容性发展需要经济、财政、法制等手段支撑。
  第四、通过探索性地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情况进行关联分析,以求使两者的关系有数据量上的表达呈现,进而选取研究的影响因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出口、消费,探求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可能的对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贡献度并合理排序、进而差异化改进和完善。
 ?。ū疚淖髡撸河鞣?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主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小组 协办:南方网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